什么是融资方式(中小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有哪些?)

我们很多人一听说融资顾问,第一反应就是贷款中介。
想到的都是什么欺骗,套路等等,而对于融资顾问这个职业存在很多误解,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现象。
当一个岗位存在市场价值的时候,这个岗位才会存在,融资顾问就是这么一个岗位。
但同时,因为国内的金融行业发展尚不成熟,普通大众对于金融的理解还是相对尚浅。
而作为现阶段的融资顾问,很多时候起着一个传递信息差和跑腿的角色,因此相对门槛并不高,这是一个靠吃资源型的职业。
对于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,因此导致行业鱼龙混杂,分不清合规和套路的界限。
这个和早期的保险行业一样。
保险销售也是一个吃资源的岗位,因此,早期保险经纪人不需要任何证书,就可以开展保险业务。
所以,保险代理的从业人员众多,就深圳而言,高峰期的保险代理人数达到几十,上百万之多。

人一多,必然会面临了人员素养参差不齐,为了业绩不择手段的情况发生。但同时,也正式这些人,让保险更快的在普通人当中普及开来。
融资顾问或者贷款中介就类似这样。
其实,融资顾问的核心价值,就是为客户提供解决资金问题的方案,并不是在卖一个贷款产品。
当借款人一旦需要借款,一般的情形都是因为着急要解决企业或者个人的资金紧张问题,这是一种偶发性的刚性需求。
那作为中小企业,一般有哪些常见的融资方式呢?
1、贷款产品
提到融资,不得不提到贷款,这个也是误会比较多的,很多人以为融资顾问就是做贷款的,其实贷款只是融资渠道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,而目前的贷款产品也是众多,眼花缭乱。
抵押贷款:有的贷款产品需要抵押,这样贷款额度更高,利息更低,银行的风险越低。常见的抵押贷款产品,有房产抵押、车抵押、保单质押、专利质押等;
信用贷款:有些贷款产品不需要抵押,也不需要担保,但需看申请人的资质情况。
比如:你是个人,就要看工作收入情况,社保公积金,征信数据等等。
你是企业,就要看企业的流水,开票和纳税情况,法人征信等,企业的贷款类型和流程相对更复杂一点。
同时,国家为了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,银行还可以为具备高新资质的企业做一些特别的信用贷款。

担保贷款:有的贷款虽然不需要抵押,但需要提供担保。
比如,有的各地都会有一些中小企业创业基金,这些基金就可以作为担保,给当地一些满足条件的中小微创业企业做贷款的担保,从而鼓励创业。
融资租赁:针对一些像工厂等具有设备等企业,也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来解决资金问题。
这些企业不用把设备抵押给贷款机构或者银行,可以通过把设备的所有权过渡给贷款机构,然后贷款机构支付企业所需要的融资额度资金,再将设备租给企业。
企业只需要每个月支付租金和利息即可,设备的使用权还是在企业,等到期之后,设备所有权优先可以归还给企业。
供应链金融:通过优化供应链中的资金流,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,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。
比如,一家大型制造商A公司,它生产一种产品并销售给零售商B公司。A公司需要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等成本,而B公司通常在产品交付后有一定的付款期限,比如30天或60天。
这时,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,一般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,可以介入。
它们可以基于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交易记录和信用状况,A公司可以将与B公司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,提前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定比例的货款,从而解决A公司资金短缺问题。
金融机构通过审查B公司的信用状况和付款历史,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。B公司在付款期限内支付货款,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得到优化。
除了上面的提到的贷款产品以外,还有很多其他相对少见的贷款,例如票据贴现、保函业务等等。

2、股权融资
融资除了贷款,还有比较常见的股权融资,也是企业解决发展资金问题的常见方式之一。
企业的股东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,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。
这种方式所获得的资金,企业无须还本付息,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盈利与增值,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贷关系
3、最后
现实的情况是,我们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融资知之甚少,从而加大融资的困难和成本。
企业内部财务数据混乱,不具备专业的规划能力,导致一旦出现资金困难,临时跑银行。
要么资质不够拿不到钱,要么只能拿到利息高,额度低的资金,导致资金使用成本极高,后期还款压力很大。
而对于其他可能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,知之甚少,从而错失发展的契机,导致一步落后,步步落后。